為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 (2024-2035)》要求,推動醫療衛生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以下簡稱“共同體”)高質量發展,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于2025年6月29日至7月4日,成功舉辦了“全國醫療衛生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骨干教師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本次培訓吸引了來自全國29家醫學院校、附屬醫院及教學基地的51名教學骨干、臨床教師與教學管理人員齊聚一堂,共享學術盛宴,共謀教學精進。

共同體理事長、華中科技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同濟醫學院原黨委書記馬建輝在開班儀式上致辭,并以《以學生為中心夯實新醫科建設》為題作報告,他強調了本次培訓班對于促進共同體成員單位優質資源整合、全面提升教師核心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并對各位骨干教師的到來表示歡迎。在報告中他詳細闡述了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新內涵,并結合我校醫學教育改革實踐分享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新醫科建設經驗。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高級顧問張忠芳教授以《新時代教師領導力形成》為主題開設工作坊,從高績效團隊領導行為、有效溝通與反饋、為組織發展而授權三個方面主題切入,強調以賦能和授權為抓手,打造具有凝聚力的高效自驅團隊,通過情景創設等方式幫助教師進行體驗式學習,全面促進領導力提升。

南方醫科大學董為人教授以《新時代基于勝任力的醫護課程大思政一流課堂設計》為題,結合多年的教學科研經歷介紹如何利用“第一性”原理培養創新人才,多角度講解了“勝任力”導向與“大思政”結合的課堂設計思路。骨干教師進行課程理念現場實踐,分組討論學習并逐一進行成果展示,通過小組互評、督導點評及董教授指導,進一步打磨教學邏輯與思政融入技巧。

首都醫科大學景匯泉教授作《大健康產業發展分析》和《產教融合創新路徑與醫療健康人才培養》專題報告,她以生動詳實的案例切入,分析了康養文旅、醫藥大健康、醫養服務等領域產業現狀、商業邏輯和發展趨勢,提出面向行業和產業的醫療人才培養創新模式,并現場解答骨干教師疑問,提出“營養、心理、運動、中醫”相結合的健康管理模式。

在現場教學環節,骨干教師們赴華中科技大學工程創新實踐中心和武漢光谷醫療器械園學習。教師們參觀工程創新實踐中心實訓教室,從中看到醫工交叉融合的創新潛力。在光谷器械產業園,教師們參觀了武漢奧綠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漢市青少年視力低下防制(預防控制)中心。武漢奧綠新醫工結合中心負責人戴會新以《從臨床需求到合規上市全鏈條醫工融合探索》為題,講解了醫工創新有關政策法規以及從產品研發到專利轉化的各個環節。武漢市青少年視力低下防制(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楊莉華以武漢市學生視力健康管理模式為例作《健康管理與健康促進》報告,分享了二十年來武漢視防中心在青少年視力健康管理方面形成的寶貴經驗。





7月4日下午,為期六天的培訓班正式結束,各小組分享學習心得體會,共同體秘書長、同濟醫學院副院長厲巖為骨干教師頒發結業證書。教師們在結業儀式上紛紛表示,此次培訓不僅是知識的更新,更是教學理念的革新與實戰技能的躍升,為未來教學創新注入了強大動能。




據悉,全國醫療衛生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由華中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牽頭發起,全國280余家本科院校、職業院校、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等共同參與。本次培訓班由同濟醫學院組織策劃,是我院服務共同體、推動師資隊伍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實踐,我院將持續搭建高水平交流平臺,深化校際協同,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