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至11日,依托“2025同濟暑期學?!逼脚_,應護理學院邀請,由英國伯明翰大學醫學與健康學院全球學生交流負責人Christopher Wagstaff副教授主講的課程“Substance Use, Mental Illness & Risk(物質使用,精神疾病與風險)”圓滿落幕。課程吸引了來自美國紐約大學、俄羅斯伏爾加格勒國立醫科大學、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伯明翰大學等41所高校,共9個國家和地區的77名學生、青年教師報名參加,泰國瑪希隆大學護理學院4名學生受邀參與線下課程學習。


課程圍繞物質使用、精神疾病和風險評估展開,涵蓋物質依賴與耐藥的概念、50歲以上人群物質使用情況、精神疾病風險評估方法以及激勵性訪談等干預手段的開展方法。此外,課程還詳細介紹了雙相情感障礙(包括特征、影響、治療等)、精神分裂癥(涉及病因、癥狀、治療等)以及強迫癥(癥狀、影響、干預手段等)等常見精神疾病。Christopher Wagstaff教授通過專題授課,結合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形式引導學生對精神疾病的相關問題進行批判性分析。

7月11日,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依據五個案例,分別分享自身對于精神疾病的理解以及分析具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在點評互動環節中,教授通過啟發式提問鼓勵學生深入思考,加深了他們對于課程知識的理解。

《物質使用、精神疾病與風險》課程不僅揭示了物質使用與精神疾病之間的復雜關聯,還通過系統介紹多種精神疾病的具體知識,進一步拓展了學習者對這一領域的認知深度和廣度。結課后,學員們紛紛表示獲益良多,啟發深遠。
護理學院研究生古晨茜表示:“本次課程系統性地深化了我對物質使用障礙、精神疾病共病現象的理解。教授的授課邏輯嚴謹、層次分明,雖然全英文教學模式對我來說是一種挑戰,但促使我更加主動地提升第二語言的學習和應用能力。”
泰國瑪希隆大學護理學院交換生Inthirakorn Ratchanit 表示:“過去的一周,我在課堂上學到了關于精神健康和藥物使用的知識。課堂互動性很強,老師講解得很清晰,語速也十分合適,這讓我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我校基礎醫學院國際學生Fatma Jamei Ali Mohamed表示:“這門課程讓我大開眼界,它幫助我理解了精神健康與物質使用之間的緊密聯系,以及創傷與患者治療效果之間的關系。作為一名醫學生,我覺得這門課程尤其有價值,它讓我明白了我們需要共情、無偏見關懷以及全面考慮患者的情況,而非僅僅關注患者癥狀。我相信這對我未來的臨床實踐將大有益處?!保ㄎ?粟伊穗、楊柳清,圖/楊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