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江城,烈日炎炎,校園里涌動著忙碌的熱潮。7月5日,同濟醫學院迎來了848名從主校區搬遷至同濟校區的本科學子。為確保搬遷工作平穩、高效推進,后勤保障中心精心部署,將時間節點、部門分工、注意事項等逐一落實,讓這場高溫下的“遷徙”,在后勤保障中心各部門的通力協作下圓滿順利完成。
一、前期籌備:未雨綢繆筑牢搬遷基石
搬遷未至,準備先行。學生公寓管理中心提前啟動“清潔行動”,保潔團隊將空宿舍打掃得煥然一新,以窗明幾凈的姿態迎接新主人;汽車隊則更早一步——骨干人員實地勘察兩校區路線,規劃停車點與應急方案,為運輸“打通經脈”;職工醫院備足防暑藥品,為可能的突發狀況織密“健康網”。從宿舍到道路,從物資到醫療,每個環節的“未雨綢繆”,都只為讓搬遷更從容。
二、運輸現場:汗水與熱情交織的護航
搬遷當日,59臺大客車組成“運輸主力”,在兩校區間往返穿梭;9臺擺渡車則在主校區內“短駁”行李,構建起高效運輸網。凌晨4點50分,當城市還在沉睡,汽車隊工作人員已集結出發,指揮車輛調度、引導學生乘車,甚至化身“搬運工”幫學生提行李。汗水浸透衣衫、皮膚曬得通紅,卻始終笑著說“別急,慢慢來”。


學生公寓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同樣“火力全開”:有人維持秩序,有人搬運重物,有人駐守服務點解答疑惑……高溫下的每一次彎腰、每一句安撫,都寫滿“以生為本”的擔當。

三、環境營造:橫幅舒展最溫情的期待
為迎接新生,校園管理中心的師傅們趕在7月4日清晨“搶時間”——扛梯子、帶工具,在同濟大道上懸掛10條歡迎橫幅。頭頂烈日,腳下熱浪蒸騰,他們攀爬、固定、調整,每一個動作都一絲不茍。最終,一條條橫幅從校門口延伸至學子苑,在藍天綠樹間舒展成“歡迎回家”的溫暖畫卷,靜候新學子開啟青春篇章。



四、周全守護:細微處傳遞悉心的關懷
飲食服務中心早早行動,7月5日凌晨開始熬煮酸梅湯,并在搬遷現場設置酸梅湯供應點??紤]到高溫天氣下師生對酸梅湯的即時需求,中心增派人手、優化分發流程,確保無需久候便可領取。一杯杯遞到師生手中的酸梅湯,不僅緩解了口渴,更讓大家在汗流浹背的搬遷中,感受到來自后勤服務保障的細致與周全。



搬遷現場,職工醫院的“移動醫療點”成了最安心的存在。醫務人員全程駐守,密切關注師生狀態。有學生因搬運行李、高溫暴曬出現頭暈乏力,醫護人員及時處置,為其遞上解暑藥、指導休息;主動向師生普及防暑知識,提醒大家注意隨時補水、適當休息,避免中暑的發生。

這場搬遷不僅是空間的轉換,更是后勤人用汗水與熱忱書寫的“服務之詩”。他們以行動詮釋著“熱情、嚴謹、專業、高效”的初心,也讓每一個搬遷學子明白:成長路上,總有人默默托舉,護你奔赴更好的遠方。
(后勤保障中心:李潔芳、陳瑩、潘紹華、肖夢璇、郭凱、錢鈺兒)